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就诊指南
健康园地
新闻中心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人才招聘

健康园地

2020-01-06

饮凉茶不当可能致病

干燥的春季,很多人容易“上火”,也喜欢靠喝凉茶来“去火”。中医专家说:“凉茶不能当饮料喝,饮用不当可致病。”  据介绍,市面上的凉茶由甘寒或苦寒的中草药熬制而成,具有清热除湿及生津降火的作用,有选择性地正确饮用凉茶,确能解除或减少体内的湿热燥火,清凉身心,愉悦情绪;但用之不当,会引起苦寒败胃、耗伤津气、困阻脾阳,引起腹胀腹泻、食欲减退、神疲乏力、精神匮乏等副作用。  “凉茶里含有大量寒凉中草药,并不适合所有人饮用。”如果常有怕冷、四肢发凉、面色苍白、大便稀、小便清长等症状,可能属于“阳虚”,多饮凉茶无异于“雪上加霜”;儿童是纯阳之体,很易上火,但其脾胃消化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面对外来寒凉刺激并不能及时调整适应,反易受药物影响出现腹痛、腹泻等一系列胃肠不适症状;老年人阳气渐弱,同样可能因凉茶的寒性刺激损耗阳气,并出现消化系统病变;此外,女性月经期及产褥期对寒凉刺激极为敏感,不加节制饮用凉茶虽可带来一时清凉,但也可令体内血流滞涩缓慢,导致痛经、月经不调,严重者还可能引起闭经、大出血等。  不同体质、不同气候、不同环境、不同的身体状况等,适用的凉茶均不相同。喝凉茶前要先了解一下自己的体质。“春燥”或“上火”严重者,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 

详情
2019-05-17

年轻女性乳房包块是什么?

  增生性的乳房肿块:常称小叶增生,常常伴有经前期的乳房胀痛,月经过后,疼痛可减轻,肿块亦可随之有所缩小,肿块常为多发性的,质地柔软或者韧实,局部可以有轻到中度的触痛,经过药物对症治疗后可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炎症性的乳房肿块:常常伴有比较剧烈的乳房疼痛,肿块局部还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等炎症性反应,肿块可化脓破溃,经过抗炎治疗加局部引流后,炎症消退,肿块可消失。常出现于哺乳,非哺乳期有时,也有大多在乳晕旁出现脓肿,大多是浆细胞乳腺炎。     乳房良性肿瘤:最为常见的是纤维腺瘤,好发于20-30岁的年轻女性,与年轻女性激素水平较高有很大关系。体检常为光滑,活动,边界清晰的肿块,且质地较正常乳腺组织韧,可呈现为“弹珠”或是“分叶”形状。肿块可以很小,但亦可很大,超过7cm者称巨纤维腺瘤。纤维腺瘤有20%的患者可以为多发性。一般超过1cm的此类肿块可以通过开放性手术或微创手术切除。    当然,年轻女性也存在罹患乳腺癌的可能,尤其多见于具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以及基因突变的人群。乳腺癌所致的乳腺肿块,症状与一般乳腺癌相似并且可能逐步发展有乳头凹陷、乳房皮肤凹陷、橘皮样改变及腋淋巴及肿大等症状。如发现上述症状,则应尽快至医院就诊。  对于年轻女性,乳房超声及乳腺磁共振检查都能是检查乳房肿块的可选手段。当然,最后明确诊断只有通过组织学活检,如穿刺、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检查等才能真正判断乳腺肿块的性质。

详情
2019-05-17

科普!什么是脂肪性肝炎!

脂肪性肝炎系指继发于大泡性肝细胞脂肪变的肝炎,根据病因可将脂肪性肝炎分为酒精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两大类。两者的肝组织学改变基本相似,均表现为在肝脂肪变性的基础上,出现肝细胞气球样变、小叶内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部分脂肪性肝炎尚伴有马洛里(Mallory)小体和细胞周围纤维化及中央静脉周围纤维化。在酗酒者中,脂肪肝是很常见的,而酒精性肝炎只在部分严重嗜酒者中发生,在欧美人中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的发病率远较东方人高。原因根据对比研究,脂肪肝的发病与下列事件有关:①饮酒;②肥胖;③糖尿病;④高脂血症;⑤高血压病;⑥高能量饮食;⑦高动物脂肪饮食;⑧饮食不规律;⑨多坐少动:⑩精神萎靡;⑩生活散漫;@家族史;@用药不当。其中,饮酒过量或摄人脂质过多,已成为产生脂肪肝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其防治,对于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症状根据脂肪性肝炎病情发展阶段的不同,患者也会表现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轻度脂肪肝的症状不明显,很多人在轻度脂肪肝时感觉不到任何的自觉症状,在体检时才被偶然发现。有些轻度脂肪肝的症状会出现一些轻微的消化道表现,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患者常会把它误认为可能是消化不良而被忽略。2、中度脂肪肝的症状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肝区疼痛或右上腹隐痛等。肝脏轻度肿大可有触痛,质地稍韧、边缘钝、表面光滑,少数病人可有脾肿大和肝掌。当肝内脂肪沉积过多时,可使肝被膜膨胀、肝韧带牵拉,而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或压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等症状,易误诊为急腹症而作剖腹手术。3、重度脂肪肝的症状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肿、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血症等,脂肪肝的症状表现多样,遇有诊断困难时,可做肝活检确诊。

详情
2019-05-17

饱餐后肚子痛,只是吃多了?当心是这个疾病找上你

朋友聚会,难免会喝点小酒,吃点小菜,一不小心,可能就喝得有点多,吃得停不了,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在此,提醒各位朋友,在享受美食快乐时光时,一定要警惕急性疾病的发生,尤其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不请自来,是胰腺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诱发疾病的因素也比较多。1.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①乙醇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胰泌素、缩胆囊素分泌,胰外分泌增加。②刺激oddi括约肌(肝胰壶腹括约肌)痉挛、十二指肠乳头水肿:胰液排出受阻,使胰管内压增加,排出受阻。③长期酒癖者常有胰液蛋白含量增高,沉淀形成蛋白栓,导致胰液流出不畅。2.胆道疾病。①梗阻:胆管压力超过胰管压力。②Oddi括约肌(肝胰壶腹括约肌)功能不全: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③胆道炎症:细菌毒素、游离胆酸等通过胰间淋巴管交通支扩散到胰腺,激活胰酶。3.胰管阻塞。①胰管结石或蛔虫、胰管狭窄、肿瘤等引起胰管阻塞。②当胰液分泌旺盛时,胰管内压增高,使胰管小分支和胰腺泡破裂,胰液与消化酶渗入间质,引起急性胰腺炎。4.手术与创伤。①腹腔手术:特别是胰胆或胃手术,腹部钝挫伤,可直接或间接损伤胰组织与血液循环供应引起胰腺炎。②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可因重复注射造影或注射压力过高,引发胰腺炎。5.内分泌与代谢障碍:高钙、高脂。①任何引起高钙血症的原因,如甲状旁腺肿瘤、维生素D过多等,都可产生胰管钙化,增加胰液分泌,促进胰蛋白酶原激活。②家族性高脂血症可使胰液内脂质沉着或胰腺脂肪栓塞。③妊娠、糖尿病昏迷和尿毒症也偶可发生急性胰腺炎。6.其他:感染、药物。①感染:多数较轻,随感染痊愈而自行消退,如急性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②药物:利尿剂、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四环素、磺胺类等可能损伤胰腺组织,使胰液分泌或粘稠度增加,引起急性胰腺炎。多发生在服药的最初2个月,与剂量不一定呈相关性。

详情
2019-05-17

为什么有脂肪肝的人容易患胆结石?

脂肪肝为常见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主要是甘油三脂)过度沉积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多合并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发病率日趋升高,据报道其发病率高达10%左右,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威胁现代人的健康。 肝脏是脂肪合成运转及利用的主要器官而不是储备的场所,当储存脂肪动员过多,或食物脂肪及糖的供应过多,肝内脂肪的合成超过了作为运转工具的脂蛋白合成,即肝内脂肪的合成与运转平衡失调,就可使肝内脂肪堆积而形成脂肪肝。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组胆囊结石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酒精性脂肪肝组。其原因考虑由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因与2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等相关疾病有关。同时有资料显示,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与胆囊结石也有密切关系,二者之间有共同的发病危险因素,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胆囊结石发病率较高。 年龄越大,胆囊结石、息肉发生率会越高。成年女性胆囊结石发生率较男性高,这是由于女性雌激素可改变胆囊正常活动,使胆囊排空收缩力比男性差,还可影响胆汁成分,有轻度淤胆作用。在脂肪肝患者中,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而男性合并胆囊结石的比率却明显低于女性。究其原因考虑女性脂肪肝多合并有其他代谢性疾病,如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另外,女性在更年期及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脂类代谢紊乱,都可成为脂肪肝和胆囊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而使胆囊结石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胆囊结石主要分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胆色素结石。西方国家大约80%-90%的胆囊结石为胆固醇或混合性结石,只有10%-20%为胆色素结石。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或胆汁瘀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脂肪肝引起胆结石患病率增多,可能与脂质代谢的异常及肝脏的功能状态有关。正常情况下,肝摄取血中游离脂肪酸,合成甘油三脂及少量胆固醇和磷脂,甘油三脂与载脂蛋白结合成脂蛋白进入血中。脂类摄入过量,超过血液清除能力,如肥胖、过度饮酒、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导致肝脂质代谢异常,中性脂肪在肝细胞内聚集,形成脂肪肝。在正常胆汁中,胆固醇之所以保持溶解状态,是因为胆汁中有足够量的胆汁酸盐和卵磷脂存在的缘故,而脂肪肝患者缺乏胆碱和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在肝内合成减少,胆固醇升高,使胆汁中的胆盐、磷脂、胆固醇三者比例失调,胆固醇在胆汁中析出而形成胆囊结石。由于中性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肝细胞功能受到影响,不能产生足够的胆汁酸,也是促使结石形成的原因。因此,脂肪肝患者改变了他们原有胆汁的理化状态,而这种理化状态的改变正是胆囊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性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      糖尿病病人合并脂肪肝、胆囊结石多见,有资料统计糖尿病患者胆囊结石的患病率为29%,非糖尿病患者只有11%。原因考虑正常人的脂肪代谢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而糖尿病病人存在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常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作用不足,胰岛素可刺激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继而造成肝内甘油三脂、胆固醇的合成增加,胆固醇在肝细胞内部分转化为胆汁酸和磷酸,与胆固醇一起排泄至胆汁中,也可能是糖尿病患者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另外,糖尿病患者多伴有的自主神经病变使胆囊收缩不良,而高脂血症亦可出现胆囊收缩功能降低,从而更易使胆囊排泄分泌减少造成胆固醇结晶析出成结石。有文献报道,脂肪肝并发胆囊结石后,胆囊结石可以促进和加强脂肪肝的炎性改变,加强肝脏的损害程度,病情加重。 

详情
1 2/24页 共284条 3 4 5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