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2月7日讯(通讯员 王玲玲 记者 於苏云)家住苏州姑苏区的史阿婆,近3年来消化道反复出血、黑便,老伴徐福泉带着她四处求医,甚至去了很多家三甲医院,肠镜、胃镜、胶囊胃镜……凡是医生提出的检查项目,她都做了,甚至反复做了多次。可蹊跷的是,出血点始终找不出来,自然也查不出病因。年前,史阿婆慕名来到苏州明基医院就诊,这一次,“罪魁祸首”终于被揪出,原来是非常罕见的小肠异位胰腺作祟。所幸发现及时,否则一旦大出血,史阿婆将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出血严重时需输血400ML才能缓解,医生曾建议打开腹腔检查
史阿婆每一次病情发作,出血都非常严重,送医院抢救靠输血与死神搏斗。这样折腾了五六个来回,史阿婆不堪病痛折磨,家人也心力交瘁。“医生们也束手无策,有人提议手术将腹腔打开兴许能找到病灶,但也有可能打开后并不能找到病灶,那么就只能再把肚子缝起来,白挨一刀,她哪能吃得了这苦头啊!”徐福泉说。
据了解,史阿婆从年轻的时候身体就不太好,一直贫血,血小板低的时候只有0.3-0.4个。曾去血液科就诊并做了骨髓穿刺,医生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需要切除脾脏。2009年,史阿婆接受了脾脏切除术。果然,血小板升了上来。好景不长,本以为重获健康了,没想到肾结石找上了门。2013年,史阿婆又接受了肾结石手术。
怎奈病魔怎么都打发不走,这一次手术后,史阿婆又出现了黑便的症状,经初步诊查,发现为消化道出血。平时常常有心跳快、头昏、出虚汗、皮肤按压没有印等症状,出血严重的时候,需要输血2包(400ML)以上才能缓解。
“罪魁祸首”竟是罕见的先天性异位胰腺,再先进的设备都够不到
万念俱灰之际,徐福泉和史阿婆听朋友介绍来到苏州明基医院的消化中心,较早由顾凯华主任为其看诊,随后又有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吴浩荣、苏州明基医院消化中心副主任兼院长助理罗保根为其联合会诊。
罗保根主任介绍,这一次检查直接放弃了胃肠镜或胶囊胃镜,因为从CT检验报告上来看,出血点应该排除上下消化道出血,基本判断出血点在小肠位置,然而小肠总长6米左右,胶囊胃镜一滑而过是不可能发现得了出血点的。结合种种症状判断,史阿婆的消化道出血应该是极其罕见的小肠异位胰腺导致的,如不尽快手术切除,发生大出血,后果将不堪设想。该病的困难有三点:一、部位诊断难;二、病非常罕见;三、再先进的设备都够不到。
本月初,吴浩荣院长和罗保根主任联合为史阿婆进行了手术,医生顺利找到了小肠上的异位胰腺并将之切除,一共切除长约15厘米的小肠。手术时长2个小时,进行得非常顺利。
医生:小肠异位胰腺非常罕见,患病率为0.2%-0.8%
困扰多年的老毛病终于得到了解决,清醒后的史阿婆激动地情绪失控,连声向医生表达感谢。徐福泉也反复强调,来到明基医院后能切身感受到医生对患者的重视。医者仁心,明基的医护人员不管是看病还是联系专家都竭尽全力,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案,令他们全家人非常感动,也令他们对医生非常信任,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
罗保根主任介绍,异位胰腺是一种先天性畸形,病因不清,其患病率为0.2%-0.8%,其中70%在胃肠,位于胃肠的80%在胃和十二指肠,少见于小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混淆,并随其发生部位不同表现也不一样,位于小肠的异位胰腺可引起肠套叠及肠梗阻。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多数术前不能确诊,只是在手术或尸检时发现,临床较少见。